有个叫王尔德的老板,他准备给自己的办公室装一部电话录音设备。于是他联系了三家公司,并且安排这三家公司的销售员来做展示。
第一个人来的时候,一手拿着设备,另一只手拎着手提箱,他一走进王尔德的办公室就开始展示产品,像老师讲课一般向王尔德讲解他们的产品能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就结束了工作。当然这个人首先就被王尔德排除了。
第二个人的方法几乎与第一个人一模一样,而且比第一个人更加用心,他进行了全面的演示,并解释了保证书,还辛苦的通读了用户手册,然后就结束了工作。当然也被王尔德排除了。
第三个人进来了,他什么也没拿,聊了几分钟之后,他才说:“王尔德先生,为了节省您的时间,我能问几个关于您业务的问题吗?”王尔德说,当然可以。
看上去他对王尔德的业务非常感兴趣,他问为什么需要一台电话录音设备,每天估计有多少个电话打进来,还问是否想要一个设备,以便把不在办公室的时候的电话信息记录下来。不仅如此,他还对王尔德先生的回答做了记录。
他接着说:“我认为我这儿有您想要的。”于是他回到车上,拿来一部电话录音设备,并告诉王尔德这台设备能做什么。你当然可以猜出是谁最终赢得了这笔生意,第三个推销员凭借得体的礼仪和专业知识满足了王尔德的要求。
从任何一个客户那里打听一下,你就会明白,其实每个客户都不接受那种好为人师,一个自顾自说的推销。从人的心理来看,每个人都喜欢谈话的时候你来我往的形式,心里才有彼此平衡的感觉,不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完全的听众。
因此,如果你一个人在哪儿滔滔不绝,就会让客户感觉你根本不尊重他,一切都被你说完了。
因此,要做一个聪明的人,只有当客户需要的时候,才向他们详细介绍你的产品,你要学着做一名学生,仔细听客户讲话,适当地提问,等客户产生好感了,再慢慢进入你的主题,这笔生意就很可能会成功。
销售人员可能是因为自己对产品了解多,对行业了解多,在推销中面对客户常像老师对学生一样,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对客户说,这犯了好为人师的毛病。
好为人师犯了人生中的忌讳——侵犯了他人的自我。好为人师破坏了你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因为,人都有排他性,即使你真的比客户多了解产品,也不能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势说教。这犯了推销中的大忌。
事实上,每个人都在努力建立一个坚固的自我,以掌握对自己心灵的自主权,并经由外在的行为来检验自我坚固的程度。
你若不了解此点而以一种多知多懂的心态说教,他就会明显地感受到自我收到了侵犯,他不但不接受你的推销,甚至会采取不友善的态度。
销售人员应该在客户面前做学生,而不是老师。把客户当成自己的老师是一种尊重心理的体现。
成功的销售人员都不是一进门就像老师一样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产品的人,他们会关心自己客户的要求。他们更多的是问问题,让客户自己说,而后再向客户展示自己的东西。
大家都是读过书的人,上课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吧,老师在上面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打瞌睡。可是如果互动起来,学生边听边提问,好像效果就好多了。
销售人员推销的对象都是成年人,所以,他们不需要他人讲道理。因为,成年人都是有自己想法的,他们的心理需要尊重。客户喜欢的是和销售人员互动,而不是像傻瓜一样听任销售人员滔滔不绝地说,自己什么话都插不上。
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形,销售人员和客户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在他们的心理无形地就产生了一种反对的情绪。
其实,销售人员如果只是在大谈自己的产品,别人只会反感,因为没人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而且客户也许根本就不需要要了解那么多,你在那儿夸夸其谈,完全没讲到客户关心的内容,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很多的客户倒宁愿你听他们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把自己当做学生,客户是你的老师,像学生一样的提问才能互动起来。
销售中忌讳滔滔不绝。
所以,让客户当你的老师,让他们多说,告诉你他们的消费需求在哪里。了解了客户的需求,帮助客户满足他们的需求,你的营销就成功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销售人 » 在销售过程中,你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