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如何建立自己的人脉?

谁都知道人脉很重要,所以有些人非常勤奋的“做人脉”,他们要么在会场,要么在赶往会场的路上。

积极的参与各类线下活动,逢人就换名片、加微信。

见到名人或者重要人物必合影,而且还会在朋友圈里“低调”的炫。

逢年过节,给所有他觉得重要的人发一条相同的祝福微信;动不动喜欢拉一个微信群,名字一般叫什么“XX行业精英群”,每天早晨在群里说早安、发心灵鸡汤。

和你聊天的时候,时不时的提及他“认识”的一些大人物。如果名字是两个字的,他们喜欢叫“老X”,比如称呼马云为“老马”。如果名字是三个字的,一般会去掉姓只说名+职位,比如会称呼高玉良为“玉良书记”。

其实,这些“做人脉”的方法,做出的人脉价值并不大。销售人员如何编织高质量的“人脉”,以下有10条建议:

1、“认识人多”不等于“人脉广”

在汉语中,“人脉”这个词后面往往会跟着“广”字,似乎人脉越多就越好。一般来说,人脉做得好的人往往认识人比较多,但这句话反过来是不成立的。

为啥要做人脉?说白了,不就是指望人家以后能给你带来好处吗。如果认识了很多人,但是在需要的时候人家不愿意帮你,那你认识那么多人有个P用呀?所以,人脉法则第一条就是要扭转“以多寡论成败”的人脉观。

2、人脉的基础是你的“被利用价值”

构成我们人脉的绝大部分“好友”,其实都是基于“利益交换”而被连接到一起的。既然是利益交换关系,那么你能换回来多少价值,也就取决于你自己能给出去多少价值。

实际上,人脉的价值和你认识他多久没有必然关系,和你跟他喝过多少次酒也没有关系,唯一有关系的就是你对他有多大的利用价值。你的利用价值越大,他就越会帮你。与其把时间花在多认识人上面,不如花时间提高自己的个人价值。

每个人的被利用价值无非就是以下几个方面:

你的岗位权力或者个人影响力;

你的财力;

你的智慧或者专业技术能力;

你的个人魅力,比如长得好看、说话幽默、人格高尚;

你的人际关系网络;

你的名气。

3、如何“搭讪”

“搭讪”是基本功,有一些常用套路。

投其所好:直接搭讪一般要有个理由,你最好有一件具体的事情要找他,而且这个事情对他又有好处。比如说,如果你要见江南春,那你最好说:“江总,我们公司想做户外广告,能不能和您见个面聊聊?”

托人介绍:找一个中间人,让他帮忙介绍一下,对方一般都会卖个面子。

自然而然:创造一些看起来很“自然”的机会,毫无功利性的认识一个人。比如说参加会议的时候,先去和你认识的朋友打招呼,然后他一般会把正在聊天的人也介绍给你。

目标明确:漫无目的的搭讪行为纯属浪费双方时间,在行动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想要认识的人是谁,如果没想好就不要行动。不要为了认识而认识。

4、从“认识”到“熟识”

搭讪只能解决“认识”的问题,而真正对你有价值的人脉是“熟识”。怎么实现这一步的跨越呢?最好至少有一次“深入交流”。

深入交流的定义大致如下:

交谈时间最低不少于1小时;

同时在场人数一般不超过4个人;

所谈内容不局限于工作,如果能够谈及个人经历、世界观价值观,那最好不过了。

一次深入的交流抵得上无数次的泛泛之交。当你成功搭讪了一个人之后,最好在1个月内能约他深入交流一次,可以请他出来喝咖啡,可以去他办公室拜访,也可以一起吃顿饭。

有人喜欢参加“饭局”,混“圈子”,这类事情投入产出比很低。吃饭的人数越多,这次活动的价值就越低,除非有小圈子的互动。

5、人脉是投资不是消费

人脉也是一种投资,投资标的是什么呢?就是“面子”。面子相当于就是人脉市场的股票。如果你给了某人一个面子,就相当于购买了他发行的股票,当你在需要的时候你可以请他还你一个面子,这就相当于是抛售了这个股票。
面子轻易不要去动用,用一次就少一次。如果能用钱解决的,尽量直接用钱解决,面子尽量用在钱解决不了的事情上。比如说,很多成功的销售打单秘诀,就是启用了别人没有的“面子”,这里说的面子不是那些灰色空间,而是基于时间和事情建立起来的信任。

6、少“巴结”,多“互助”和“提携”

在人脉市场当中,那些名人、高端人士就像是热门股,谁都想要巴结他们,但是门槛太高,小投资者怎能攀附的上?巴结这事,成本最高,收益最小,尽量少做。

平时最应该投资两类人。第一类是层次相仿的人,大家社会地位接近,所处的人生阶段接近,做事的时候交集最大,大家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助”关系。事实上,逆袭一般都是一群人一起的,尤其是某一期的同学、战友,这种含有特殊感情的群体更应花心思去维护。

第二类应该投资的是比我们社会地位略低的人,比如说下属、年轻人,应该尽力的去“提携”他们。
一个人要往上走,不但需要上面有人提携,还需要下面有人支撑,缺少任何一股力量都是上不去的。联想著名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首尾两点强调的都是人。

7、用好“平台”,事半功倍

这里说的平台,特指社交平台和职场平台,典型的平台包括:

职业相关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企业。

事实上,“平台”不一定拘泥于具有固定属性的圈子,所有需要和人打交道的职业基本上都具有平台属性。比如说,销售员可以建立以客户为对象的人脉网络,市场人员可以建立以代理为对象的人脉网络,采购员可以建立以供应商为对象的人脉网络。

反向思考的话,那些背后有“平台”的人也是值得结交的,可以通过他连接到他背后的社交网络。

这里要补充的是,平台只是一块敲门砖,一个人能否和更多的人结识和深度结交,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他自身被利用的价值。
8、合理配置“投资组合”

专业投资人会把资本投入到不同类型的资产上面,从而形成一个“投资组合”,经营人脉也适用这个方法。

既然是组合,那么应该怎样给人脉资产分类呢?

无利益关系好友:比如同学、邻居、闺蜜,和他们相处你啥也不用多想,做最真实、最二逼的自己就好,这种关系中尽量别掺和利益,保持纯粹性;

工作人脉:比如同事、公司外部合作伙伴,对这类关系不必太刻意亲近,保持“舒适距离”即可,太近了反而让人多想;

支撑性人脉:比如你的下属、你看好的年轻人,他们是你未来向上发展的助推力量,应该多给他们帮助和指导;

提携性人脉:比如认可你的领导、给你指点的恩师、看好你的大佬,不过你尽量不要找他们帮忙,多和他们聊天请教,多学习他们做人做事的方式,学习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这些才更加重要;

横向人脉:他们和你可能没有利益交集,但是对于扩大你的见识、触发你的跨界很有帮助,比如旅行时认识的驴友、其他行业的朋友、一起打球的球友。

以上几种类型的人脉,在资产组合当中最好都有。至于具体比例,就因人而异了,也和个人机遇有关。

9、八面玲珑未必好,要做有个性的人

有些人认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是会做人了,就能广交朋友了,其实不一定。如果你总是喜欢迎合别人,那你能结交到的就只有那些喜欢听奉承话的人,这些人有什么值得交往的呢?如果你总是顺着人家说,那你的价值又是什么呢?

做品牌的人都知道品牌要有“定位”,其实我们每个人也有个人品牌的,只不过我们管它叫“名声”,要想让自己在人脉市场里获得良好的市场推广效果,我们也应该有定位,那就是我们的“个性”。

有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要坚定的做好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生活,无愧于心,自然会把那些认可我们的人吸引过来。

至于那些不认可自己的朋友,不是你的菜,强求也得不来的。

10、珍惜人品,圈子很小

前面9条说的都是“末”,最后来谈谈人品,其实这才是做人脉最“本”质的东西,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记住,在你的被利用价值一定的情况下,你的人品越好,你就能收获越多的回报。人品是一个杠杆,它能够成倍的放大你的价值,也能成倍减少你的价值。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里,圈子小到你意想不到,口碑传播的速度也快到你意想不到。出来混,总有一天要还的,不要透支自己的人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销售人 » 销售如何建立自己的人脉?

赞 (1)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